石灰的技術(shù)性質(zhì)如何?
?。?)良好的保水性:生石灰熟化為石灰漿時(shí),氫氧化鈣粒子呈膠體分散狀態(tài)。其顆粒極細,直徑約為1μm,顆粒表面吸附一層較厚的水膜。由于粒子數量很多,其總表面積很大,這是它保水性良好的主要原因。利用這一性質(zhì),將其摻入水泥砂漿中,配合成混合砂漿,克服了水泥砂漿容易泌水的缺點(diǎn)。
?。?)凝結硬化慢、強度低:由于空氣中的CO2含量低,而且碳化后形成的碳酸鈣硬殼阻止二氧化碳向內部滲透,也阻止水分向外蒸發(fā),結果使碳酸鈣和氫氧化鈣結晶體生成量少且緩慢,已硬化的石灰強度很低。1:3的石灰砂漿,28天的強度只有0.2-0.5MPa。
?。?)吸濕性強:生石灰吸濕性強,保水性好,是傳統的干燥劑。
?。?)體積收縮大:石灰漿體凝結硬化過(guò)程中,蒸發(fā)大量水分,由于毛細管失水收縮,引起體積收縮。其收縮變形會(huì )使制品開(kāi)裂。因此石灰不宜單獨用來(lái)制作建筑構件及制品。
?。?)耐水性差:若石灰漿體尚未硬化之前,就處于潮濕環(huán)境中,由于石灰中水分不能蒸發(fā)出去,則其硬化停止;若是已硬化的石灰,長(cháng)期受潮或受水浸泡,則由于Ca(OH)2可溶于水,會(huì )使已硬化的石灰潰散。因此,石灰膠凝材料不宜用于潮濕環(huán)境及易受水浸泡的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