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jià)工程師《計量安裝》第四章工程施工技術(shù)(13)
五、后張法
后張法是先澆筑混凝土,后張拉鋼筋的方法。在制作構件或塊體時(shí),在放置預應力筋的部位預先留設孔道,待混凝土達到設計規定的強度后,將預應力筋穿人預留孔道內,用張拉機具將預應力筋張拉到設計規定的控制應力后,借助錨具把預應力筋錨固在構件端部,最后進(jìn)行孔道灌漿。見(jiàn)圖4.5.3.
后張法的特點(diǎn)是直接在構件上張拉預應力筋,構件在張拉預應力筋的過(guò)程中,完成混凝土的彈性壓縮,因此,混凝土的彈性壓縮,不直接影響預應力筋有效預應力值的建立。后張法預應力的傳遞主要靠預應力筋兩端的錨具。錨具作為預應力構件的一個(gè)組成部分,永遠留在構件上,不能重復使用。
后張法施工分為有粘結后張法施工和無(wú)粘結預應力施工。后張法宜用于現場(chǎng)生產(chǎn)大型預應力構件、特種結構和構筑物,可作為一種預應力預制構件的拼裝手段。
?。ㄒ唬╁^具
后張法預應力筋、錨具和張拉機具是配套使用的。錨具是建立預應力值和保證結構安全的關(guān)鍵。要求錨具尺寸形狀準確,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受力后變形小,錨固可靠,不致產(chǎn)生預應力筋的滑移和斷裂。此外還要求取材容易,加工容易,成本低,使用方便。
錨具的種類(lèi)很多,不同類(lèi)型的預應力筋所配用的錨具不同。
1.單根粗鋼筋錨具
單根粗鋼筋用作預應力筋時(shí),可根據構件的長(cháng)度和張拉工藝的要求,在一端或兩端張拉。一般張拉端均采用螺絲端桿錨具;而固定端除了采用螺絲端桿錨具外,還可采用幫條錨具或鐓頭錨具。
2.鋼筋柬和鋼絞線(xiàn)束錨具
鋼筋束和鋼絞線(xiàn)束作預應力筋時(shí),張拉端常采用的錨具有JM一12型錨具、精鑄JM一12型錨具、KT-Z型以及XM型錨具,非張拉端采用墩頭錨具。
3.鋼絲束錨具
鋼絲束用作預應力筋時(shí),張拉端常采用錐形螺桿錨具、鋼質(zhì)錐形錨具,非張拉端采用墩頭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