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二建建筑工程知識:剪力墻結構的簡(jiǎn)介
剪力墻結構是指縱橫向的主要承重結構全部為結構墻的結構。當墻體處于建筑物中合適的位置時(shí),它們能形成一種有效抵抗水平作用的結構體系,同時(shí),又能起到對空間的分割作用。結構墻的高度一般與整個(gè)房屋的高度相等,自基礎直至屋頂,高達幾十米或100多米;其寬度則視建筑平面的布置而定,一般為幾米到十幾米。相對而言,它的厚度則很薄,一般僅為200~300mm,最小可達160mm。因此,結構墻在其墻身平面內的抗側移剛度很大,而其墻身平面外剛度卻很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建筑物上大部分的水平作用或水平剪力通常被分配到結構墻上,這也是剪力墻名稱(chēng)的由來(lái)。事實(shí)上,“剪力墻”更確切的名稱(chēng)應該是“結構墻”。剪力墻結構(shearwallstructure)是用鋼筋混凝土墻板來(lái)代替框架結構中的梁柱,能承擔各類(lèi)荷載引起的內力,并能有效控制結構的水平力,這種用鋼筋混凝土墻板來(lái)承受豎向和水平力的結構稱(chēng)為剪力墻結構。這種結構在高層房屋中被大量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