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二建建筑工程知識:結構抗震性能目標審查的要點(diǎn)
(一)根據結構超限情況、震后損失、修復難易程度和大震不倒等確定抗震性能目標。即在預期水準(如中震、大震或某些重現期的地震)的地震作用下結構、部位或結構構件的承載力、變形、損壞程度及延性的要求。
(二)選擇預期水準的地震作用設計參數時(shí),中震和大震可仍按規范的設計參數采用。
(三)結構提高抗震承載力目標舉例:水平轉換構件在大震下受彎、受剪極限承載力復核。豎向構件和關(guān)鍵部位構件在中震下偏壓、偏拉、受剪屈服承載力復核,同時(shí)受剪截面滿(mǎn)足大震下的截面控制條件。豎向構件和關(guān)鍵部位構件中震下偏壓、偏拉、受剪承載力設計值復核。
(四)確定所需的延性構造等級。中震時(shí)出現小偏心受拉的混凝土構件應采用《高層混凝土結構規程》中規定的特一級構造,拉應力超過(guò)混凝土抗拉強度標準值時(shí)宜設置型鋼。
(五)按抗震性能目標論證抗震措施(如內力增大系數、配筋率、配箍率和含鋼率)的合理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