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二建建筑工程知識:剪力墻結構
剪力墻結構是用鋼筋混凝土墻板來(lái)代替框架結構中的梁柱,能承擔各類(lèi)載荷引起的內力,并能有效控制結構的水平力,這種用鋼筋混凝土墻板來(lái)承受豎向和水平力的結構簡(jiǎn)稱(chēng)剪力墻結構。
高層建筑剪力墻結構應用廣泛,但是,剪力墻結構也有明顯的缺點(diǎn),一是剪力墻間距不能太大,平面布置不靈活,不能滿(mǎn)足公共建筑的使用要求;二是結構自重往往較大,造成建材用量增加,地震力增大,使上部結構和基礎設計困難。
剪力墻指在框架結構內增設的抵抗水平剪切力的墻體。因高層建筑所要抵抗的水平剪力主要是地震引起,故剪力墻又稱(chēng)抗震墻。一般來(lái)說(shuō),鋼筋混凝土墻都是剪力墻。剪力墻結構即現澆注鋼筋混凝土墻結構,它具有節能、節地、抗震等優(yōu)點(diǎn),是國家推廣采用的新型墻體結構型式之一。它的主要施工步驟是:先按墻體設計厚度綁扎鋼筋,在鋼筋兩側支模板,然后澆注混凝土,最后拆模,梁、墻板一次成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