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建筑知識:地下連續墻的建筑類(lèi)型
?。?)按成墻方式可分為:1.樁排式;2.槽板式;3.組合式。
?。?)按墻的用途可分為:1.防滲墻;2.臨時(shí)擋土墻;3.永久擋土(承重);4.作為基礎。
?。?)按墻體材料可分為:1.鋼筋混凝土墻;2.塑性混凝土墻;3.固化灰漿墻;4.自硬泥漿墻;5.預制墻;6.泥漿槽墻;7.后張預應力墻;8.鋼制墻。
?。?)按開(kāi)挖情況可分為:1.地下?lián)跬翂Γㄩ_(kāi)挖)地下防滲墻(不開(kāi)挖)。
由于受到施工機械的限制,地下連續墻的厚度具有固定的模數,不能像灌注樁一樣根據樁徑和剛度靈活調整。因此,地下連續墻只有在一定深度的基坑工程或其它特殊條件下才能顯示出經(jīng)濟性和特有優(yōu)勢。一般適用于如下條件:
1.開(kāi)挖深度超過(guò)10米的深基坑工程。
2.圍護結構亦作為主體結構的一部分,且對防水、抗滲有較嚴格要求的工程。
3.采用逆作法施工,地上和地下同步施工時(shí),一般采用地下連續墻作為圍護墻。
4.鄰近存在保護要求較高的建(構)筑物,對基坑本身的變形和防水要求較高的工程。
5.基坑內空間有限,地下室外墻與紅線(xiàn)距離極近,采用其他圍護形式無(wú)法滿(mǎn)足留設施工操作要求的工程。
6.在超深基坑中,例如30m-50m的深基坑工程,采用其他圍護體無(wú)法滿(mǎn)足要求時(shí),常采用地下連續墻作為圍護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