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市政知識點(diǎn):瀝青標號說(shuō)明
瀝青標號是劃分瀝青等級的一種方法。
瀝青標號的劃分,又同一個(gè)國家的道路石油瀝青標準密切相關(guān)。目前大體可分為三大類(lèi):一是針入度分級;另一是60℃的粘度分級;再就是美國SHRP/SUPER。PAVE瀝青結合料路用性能規范的PG分級。
(1)粘度分級美國的部分州、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采用此方法對瀝青進(jìn)行分級。其分級指標主要是60℃的粘度,結合瀝青的高溫穩定性指標、低溫抗裂性指標、抗老化指標、質(zhì)量均勻性指標、施工性能指標和安全性能指標等將瀝青分成不同的等級標號,以便于施工設計時(shí)的選擇。
(2)針入度分級自1918年首先提出后,已應用了近一個(gè)世紀,大多數國家均采用針入度分級標準。該方法的主要分級指標多數為25℃的針人度,并像粘度分級一樣,結合其他各項性能指標將瀝青分成不同的等級標號以供選擇。
(3)PG性能分級該分級方法是美國SHRP瀝青結合料路用性能規范的核心內容,它將瀝青分為七個(gè)等級和21個(gè)亞級,七個(gè)等級為PG46、PG52、PG58、PG64、PG70、PG76、PG82,亞級從-10℃—-46Y,每6℃一檔。PG是PerformanceGrade之詞頭,表示反映路用性能,分級直接采用設計使用溫度表示使用范圍。SUPERPAVE瀝青結合料路用性能等級按當地的溫度條件確定:
設計最高溫度:7d最高平均路面溫度(采用路表下20mm深處的一年中溫度最高的7d周期平均溫度);
設計最低溫度:年極限最低溫度,采用路表處最低溫度。
同時(shí),根據道路等級、交通量確定保證率為95%或98%的20年的代表性。如PG58-28,表示該即瀝青適用于最高路面設計溫度不超過(guò)58℃,最低路面設計溫度不低于—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