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造師建筑工程知識:地下工程涂膜防水層施工
?。?)涂膜防水層
抹水泥砂漿找平層要隨抹隨壓光,不得有空鼓、起砂、掉灰等缺陷;基層表面的平整度可用2m長(cháng)靠尺檢查,要求靠尺與基層間的空隙≤5mm,超出時(shí)應將表面鑿毛,清水沖洗,填補水泥素漿后,用水泥砂漿抹平;對基層表面的灰塵、油污、鐵銹等,應在涂布防水層之前徹底清除。
(2)涂膜防水層施工的一般順序
清理基層→平面涂布處理劑→平面防水層涂布施工→平面部位鋪貼油氈隔離層→平面部位澆筑細石混凝土保護層→鋼筋混凝土地下結構施工→修補混凝土立墻外表面→立面外側涂布處理劑和防水層施工→立墻防水層處粘貼聚乙烯泡沫塑料保護層→基坑回填。
(3)地下工程水泥砂漿防水層施工
常采用的水泥砂漿防水層主要有多層普通水泥砂漿防水層、聚合物水泥砂漿防水層、摻外加劑水泥砂漿防水層等三種。
(4)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
1)防水混凝土處于侵蝕性介質(zhì)中,混凝土抗滲等級不應小于P8;防水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墊層,其抗壓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15,厚度不應小于100mm。
2)防水混凝土結構,應符合下列規定:
?、俳Y構厚度不應小于250mm;
?、诹芽p寬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貫通;
?、垆摻畋Wo層厚度迎水面不應小于50mm。
3)防水混凝土拌合,必須采用機械攪拌,攪拌的時(shí)間不應小于2min;摻外加劑時(shí),應根據外加劑的技術(shù)要求確定攪拌時(shí)間。防水混凝土必須采用機械振搗密實(shí),振搗時(shí)間宜為10~30s,以混凝土開(kāi)始泛漿和不冒氣泡為準,并應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摻引氣劑或引氣型減水劑時(shí),應采用高頻插入式振搗器振搗。
4)防水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宜少留施工縫。當留設施工縫時(shí),應注意:
頂板、底板不宜留施工縫,頂拱、底拱不宜留縱向(垂直于拱軸)施工縫,墻體水平施工縫不應留在剪力與彎矩最大處或底板與側墻的交接處,應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墻體上,墻體有孔洞時(shí),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宜小于300mm。拱墻結合的水平施工縫,宜留在起拱線(xiàn)以下150~300mm處;先拱后墻的施工縫可留在起拱線(xiàn)處,但必須加強防水措施。
垂直施工縫應避開(kāi)地下水和裂隙水較多的地段,并宜與變形縫相結合。
防水混凝土進(jìn)入終凝時(shí)應立即進(jìn)行養護,防水混凝土養護得好壞對其抗滲性的影響很大。防水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較多,收縮性較大,如果混凝土早期脫水或養護中缺乏必要的溫、濕度條件,其后果較普通混凝土更嚴重。因此,當混凝土進(jìn)入終凝(澆灌后4~6h)時(shí),應立即開(kāi)始覆蓋并澆水養護。澆搗后3d內每天應澆水3~6次,3d后每天澆水2~3次,養護天數不少于14d。為了防止混凝土內水分蒸發(fā)過(guò)快,還可以在混凝土澆搗1d后,在混凝土表面刷水玻璃兩道或氯乙烯—偏氯乙烯乳液,以封閉毛細孔道,保證有較好的硬化條件。
